21

2022/06

【会议报道】“学科整合,协同抗癌”——西部胸部肿瘤学术大会成功召开
浏览次数:527次 发布者: 来源: 时间:2022-06-21

“学科整合,协同抗癌”

西部胸部肿瘤学术大会成功召开


2022年6月18日,由西部放射治疗协会主办,西部放射治疗协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承办的西部胸部肿瘤学术大会暨“西部放射治疗协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在线上顺利召开。

本次大会云集了西部地区40余位胸部肿瘤多学科防治领域专家进行广泛学术交流和讨论,内容涵盖肿瘤放疗、肿瘤外科、肿瘤内科、肿瘤营养等多学科领域。各学科的专家们的论述精彩纷呈,在线收看人数突破8万余人次。

大会主席李涛教授在会议欢迎辞中对各位专家和同道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讲到,肿瘤治疗的方向是综合治疗为主,“学科整合,协同抗癌”己成业界共识;年青医生和专家是肿瘤抗癌事业的中流砥柱和未来,也是专委会能蓬勃发展的动力;本次参加会议的嘉宾主要以专委会青年专家为主,大会为专委会青年专家提供更多成长的学术舞台,促进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大会还邀请到国内各肿瘤学科权威专家、大咖们为青年专家们的讲座进行讨论和指导,让感情在学术传承中交流,学术在真情沟通中弘扬。


大会主席李涛教授致欢迎辞

开幕式上大会荣誉主席、西部放射治疗协会副理事长、西部放射治疗协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永忠教授致辞:欢迎各位专家在线上相聚,会议邀请到西部的众多青年才俊进行授课,并由前辈和老专家们进行点评指导,会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相信通过这次会议会让大家交流更加紧密,胸部肿瘤的诊疗能力得到提升。大会荣誉主席、西部放射治疗协会理事长、四川省肿瘤医院郎锦义教授在致辞讲到,胸部肿瘤的治疗需要胸外科、放疗科及肿瘤内科等多学科紧密联系和合作;2022年ASCO会议刚结束,因此本次西部放射治疗协会胸部肿瘤专委会年会的召开有重要的意义,各位专家可以借此交流最新的胸部肿瘤诊断、治疗、监测等的研究成果;希望各位专家着眼于未来,加强团结合作,努力造福于西部广大的肿瘤患者与人民,加强肿瘤的预防与筛查,使西部胸部肿瘤的防治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大会荣誉主席吴永忠教授致辞

大会荣誉主席郎锦义教授致辞



接下来是学术交流环节,专题报告(一)由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苏胜发教授及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刘文其教授进行主持。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孙建国教授带来了《NSCLC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策略和思考》。孙建国教授重点介绍了放疗与免疫治疗的策略优化,放疗联合免疫的思考与未来进展。

云南省肿瘤医院夏耀雄教授为大家呈现了《小细胞肺癌(SCLC)综合治疗的探索之路》,重点讲述了免疫治疗的进展,介绍了放疗与免疫治疗的协同机制,为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带来了新思路。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王艳阳教授报告了题为《III期NSCLC多学科综合治疗争议与共识》的讲座,详细叙述了III期NSCLC作为一种异质性极强的疾病,除了放化疗外,应采用免疫治疗巩固。同时在免疫治疗介入时机、介入模式和介入人群的选择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四川省肿瘤医院李涛教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卢冰教授、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王小虎教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与讨论。李涛教授提到,PACIFC模式如火如荼,但国人疗效不尽理想,具体原因还需要探索,关键问题可能在于放疗+免疫治疗的联合模式选择上。卢冰教授讲到,关于肺癌放疗,如何联合其他治疗是目前讨论较多的问题,我们需要深层次考虑放疗本身的问题,如剂量大小、放疗模式;免疫治疗是双刃剑,需要平衡,如何真正联合两者需要更多探索。王小虎教授在讨论中表示,放疗+免疫目前进展较多,但仍需更多研究来探索内在机制,深入研究积累足够的条件下会带来新的变革,在重离子治疗与免疫治疗联合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探索,具体机制还需要大量基础实验及临床试验。




专题报告(二)由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马代远教授和包头市中心医院武云教授进行主持。



四川省肿瘤医院吕家华教授带来了《NSCLC放疗联合靶向治疗的实践与进展》,对靶向与放疗联合几种模式进行了总结,其中EGFR-TKI局部进展后再使用放疗联合靶向的模式获益明显,但最佳间隔时间不确定;而先进行同步放化疗联合靶向后单纯靶向治疗维持可带来PFS的明显获益,但OS尚需确定。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林盛教授带来了题为《大分割放疗联合PD-1阻断在晚期NSCLC的临床应用》,详细介绍了相关的I期及II期临床试验,结论都显示HFRT对原发灶的放疗联合PD-1阻断剂可带来免疫增效及治疗效果的获益,同时骨转移灶和脑转移灶的放疗也应该及时介入。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周伟教授带来《早期NSCLC肺癌的治疗决策》,她表示以免疫为基础的单药或联合新辅助和辅助治疗改变了驱动基因阴性早期可手术NSCLC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早期不可手术切除NSCLC患者的SABR治疗效果不亚于手术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效果值得期待。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岳国军教授带来《多维检测平台助力肺癌的精准诊疗》。岳教授指出NGS的出现使基因检测从单纯组织过渡到液体活检,评价维度也得到极大拓展,临床应用不仅仅局限于用药检测。免疫治疗时代中,PDL1、TMB、MSI、TILs等免疫微环境的指标检测也为精准免疫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讨论环节,来自云南省肿瘤医院的李文辉教授首先强调了全面、足够、可行的检测对免疫和靶向治疗的指导作用,同时提到了NSCLC患者中靶向治疗与放疗联合模式还需要进行探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陈龙教授强调了放疗在III期不可切NSCLC中的根治作用,同时也对SABR联合免疫治疗的模式以及多维检测的重要性做了简要的总结;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王颖教授重点提到了驱动基因阳性的III期不可切NSCLC患者的治疗模式目前的治理模式已经取得了较多的进展,给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带来获益,但哪种模式更好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四川省人民医院朱学强教授则表示现在新的治疗模式的发展对放疗的靶区和剂量提出了新的挑战,而精准检测如ctDNA和MRD的预后价值需要更多的关注。





上午专家们精彩分享后,下午会议准时开始。专题报告(三)环节由四川省肿瘤医院王奇峰教授、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柏玉举主持。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赵丽娜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癌放射治疗进展》,重点讲述了根治性同步放化疗仍是晚期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模式,但随着近几年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用于晚期食管癌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四川省肿瘤医院李厨荣教授向大家分享了题为《食管癌放疗营养治疗全程管理》学术报告,重点讲述了食管癌放疗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应对食管癌放疗患者进行个体、精准的营养管理;四川省人民医院的谢可教授带来了《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之放疗策略》的报告分享,从靶区勾画、剂量、化疗方案、营养、免疫等多个方面介绍了新辅助放化疗+手术在可切除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同时指出了我国临床上术前放化疗开展并不充分的问题,还需共同努力推动这种治疗模式的应用。




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中,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郁志龙教授指出我国食管癌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食管癌的治疗需要外科、放疗、内科等多学科协作。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赵仁教授指出局晚期不可手术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是同步放化疗,营养是治疗基础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两者应该相互配合;四川省肿瘤医院彭林教授讲到,局晚期食管癌患者在新辅助放疗达到40Gy/20f剂量时需进行评估,并与胸外科等多学科会诊判断是否能达到RO切除,以制定最佳的后续治疗方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陆合明教授指出消化系统肿瘤的最常见并发症营养不良,早期评估食管癌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精准、全程管理至关重要。新辅助放疗是可手术食管癌的标准治疗,但术前放疗的靶区和剂量目前还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





下半场由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何朗教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常世川教授主持。



来自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张秋宁教授,带来了题为《质子/重离子在食管癌种的应用研究》的精彩报告。报告介绍了离子治癌的基础概念,并从疗效和不良反应、剂量学、生物学方面对离子治疗食管癌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任涛教授带来了《食管癌术后放疗靶区勾画》,图文并茂的对食管癌术后放疗靶区勾画进行讲解,认为术后放疗靶区趋向于缩小,但新辅助免疫治疗后靶区勾画待进一步探索。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荣清教授从免疫与放疗结合的角度进行了关于《放免联合治疗食管癌的探索之路》的专题汇报,对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机制、治疗进展以及未来挑战开展了详细的讲解和探讨。




在讨论环节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杨镇洲教授谈到,放疗具有增强免疫治疗疗效的作用,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陈凡教授指出,食管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食管癌局部复发,术后放疗对食管癌局部复发、淋巴结的转移具有益处,进而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而靶区的精确勾画至关重要;陕西省肿瘤医院刘秋芳教授认为,质子/重离子在食管癌治疗中相对传统放疗副作用更小,但是否可以提高患者生存尚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食管癌术后放疗对于提高食管癌的局部控制和远期生存具有益处,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靶区勾画标准,照射范围趋于缩小,需要更多循证医学支持。




本次大会对胸部肿瘤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指南规范进行了总结、解读和广泛的讨论。与会专家全面梳理了胸部肿瘤的精确诊断、治疗进展,交流科研成果,分享临床经验,线上参会人数超过8万人次。相信本次会议的召开,对推动西部地区胸部肿瘤学术交流,提升协作能力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白寒松、聂昕宇